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王僧孺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6786
分享
430
粉丝
2127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王僧孺

王僧孺(465~522)南朝梁诗人、骈文家。东海今山东郯城)人。出身没落士族家庭,早年贫苦,母亲鬻纱布以自业,他佣书以养母。南齐后期,因为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,被举荐出仕。梁初官至御史中丞,后任南康王长史,因被典签汤道愍所谗,弃官。后半生颇不得志。王僧孺现存诗30多首。其中不少是写妇女的,除了一些描述弃妇哀怨之作外,一般价值不高。但他另外有一些乐府诗,吐露早年报国立功的抱负,如《白马篇》中的汨河水黄,参差嶂云黑安能对儿女,垂帷弄毫墨又如《古意》中的人生会有死,得处如鸿毛,宁能偶鸡鹜,寂寞隐蓬蒿,都颇为豪壮。而齐梁某些诗人的咏从军之作往往归结为眷恋家室,其情调很不一样。他的《落日登高》,对争利亦争名,驱车复驱马的时尚有所讥讽《伤乞人》则表示了对贫贱者的同情,可能是遭谗弃官后所作。《中川长望》、《至牛渚忆魏少英》等诗中,也有一些写景佳句。上述内容的诗歌在梁中叶以后,是比较难得的。王僧孺还写了不少骈体应用文。其中有些书信,如《与何炯书》、《答江琰书》等,抒发了失意的悲愤和隐遁的愿望,富有真情实感。特别是《与何炯书》,悲愤之情溢于言表,很有感染力,象严秋杀气,万物多悲,长夜辗转,百忧俱至。况复霜销草色,风摇树影等句,抒情意味也比较浓,在南朝骈文中是一篇不错的作品。但在当时文坛风气影响下,他的诗文用典较多,未免艰涩之弊。王僧孺的著作尚有《十八州谱》、《百家谱》、《东宫新记》等。均已散佚。明代张溥辑为《王左丞集》,收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。

返回顶部